孩子的这一特质,好妈妈有没有发现?

文/鲁鹏程

好妈妈都爱孩子,可孩子的这个特质,你有没有发现并给予积极的关注呢?

孩子的什么特质?看过下面的内容就知道了。

古希腊一位哲人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的确 ,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只会把孩子的大脑变成一台应试机器,从而导致他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好多知识由他自己发现、探索,才会记忆更深刻 。在生活中,孩子经常会兴奋地向父母报告他们的新发现。

比如,「蚂蚁能驮动比它身体还大的食物」、「公鸡的尾巴比母鸡的尾巴长,而且头上还有一朵『花』」、「水池里的水是旋转着流下去的」……然后引发一连串的思考。

但有些父母却常常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新发现,甚至有时还对他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因为这些新发现对父母来说并不新奇。但孩子的新奇发现是他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增长知识的好机会,而且其中不乏很有价值的发现 。

一位妈妈带着女儿爬山,只见女儿蹲在地上,看着地面很入神。妈妈走过去一探究竟,才发现地上有一个蝉皮。

女儿以为他还活着,但却见它一动不动,问:「妈妈,这只虫子是不是太胖了,所以飞不起来了?」

女儿的问题引得妈妈笑了起来,但在欢笑之余,妈妈认真给她讲解了蝉的习性 ,并允许她把它带回家做标本。

孩子的新发现不仅说明他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也表示他在思考。所以 ,当孩子有新的发现时,父母应该为孩子的行为感到高兴,同时还要鼓励他的新发现 ,从而激发他的求知慾望,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新发现。

当孩子欣喜地向妈妈报告新发现的时候,妈妈一定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并满怀热情地分享孩子的快乐:

「是什么?让我来看看」、「真的吗?到底是什么回事呢」、「你真细心,竟然发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新东西」,当妈妈以一个赏识的态度鼓励孩子的发现,引导他思考时,他就会在发现中慢慢增长知识。

其次,拓宽孩子的思维能力。

妈妈不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相反要积极营造环境,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 。

比如,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问题的范围可以涉及日常生活常识、历史典故、地理知识、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这样既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也能提高他的探索能力。

鲁鹏程(着有《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系列、《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学好教出好孩子》、《孩子优秀是教出来的》等家庭教育畅销书)。转载请註明出处及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