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开到家门口 普法审案两相宜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滚滚热浪阻挡不了参加旁听群众的热情。7月24日中午,宜州市人民法院洛东人民法庭到三岔镇三岔街韦雄家庭院里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在原、被告家门口摆起简易审判台。
原告韦雄与被告韦壮现系相邻关系。原告起诉说:其在1982年1月12日与韦林购买得1间房屋及后院南面右边靠围墙的空位,该空位除留7尺给韦林做成牛栏外,原告于1983年将余下的空位建成猪栏、牛栏各一间,猪栏靠着韦林的房子,牛栏靠着被告韦壮的子墙。因为原告的牛栏、猪栏已建造有三十三年,后老化成危房,原告于2016年12月初将牛栏、猪栏拆掉准备建成蚕房。在挖基脚的过程中,被告于2016年12月11日扛锄头来填原告的基坑,并称这是她的地不给建房,当天中午,原告找来村理事会干部、社区干部进行调解,三岔镇司法所的人员来调解,均没有结果。
被告韦壮答辩说:被告家的房屋原有门口开往原告所称的四合院,现尚可从房屋墙体上看出,后原告要搭被告的子墙做牛栏,因为当时双方关系不错,原告也很照顾被告家,所以被告允许原告搭在被告的子墙上建成牛栏。现在原告将牛栏拆掉要挖基础建蚕房,被告当然不允许。
庭审中,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在现今的农村寸土寸金,当年看在邻居的面上给对方使用,要占我的地方起房子想得美多。」
「这地方我都用了三十多年,你不吭一声,现我要起房子你说是你的,天下有这道理吗?」
「大家都是邻居并且又是同族亲戚,抬头不见低头见,晚上讲话大点声都听得见,各自让一歩不就得了。」旁听的群众议论纷纷。旁听的村民都静静地坐在屋檐下,一边躲着炎热的太阳,一边紧张地等待着法官的宣判,都猜测着「公讲公有理,婆讲婆有理,看看法官怎么判这案。」
法庭负责人、主审法官赖艳军见到双方意见分歧太大,一时达不成一致的调解意见,当即宣布休庭并交待:双方要理智对待这纷争,待法官深入村屯了解群众清楚后才继续开庭审理,在判决前双方可自行和解。
为了达到「审案、普法」的双重效果,洛东法庭选择农村常见的纠纷开展巡回开庭,採用就地开庭、就地宣判的方式,通过以案说法,不仅使案结事了,而且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据了解,今年以来,宜州市人民法院结合当地实际,着力推进巡回法庭活动,根据案件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庭地点,採用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宣判、就地回访等方式巡回审判,将「巡回法庭」开进社区乡镇、田间地头、厂矿企业、集市菜场,因地制宜选取不同领域内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的案件,以鲜活生动的庭审方式开展工作,让庭审走进群众中,通过以案说法,不仅使案结事了,而且也教育了广大群众,达到了审判、普法的双重功效,收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文中人名为化名)
(陈忠强杨韩)